您的位置:首页 > 学会介绍
球宿根花卉分会
来源:    作者:    时间:2024-01-25
分支机构名称:中国园艺学会球宿根花卉分会
组织结构:主任:张永春,秘书长:魏钰,会员共300多人,秘书处挂靠在国家植物园(北园)。
主要任务:中国园艺学会球宿根花卉分会是中国园艺学会(中国科协所属全国性一级学会)分支机构,由中国园艺学会第九届第八次常务委员会2005年1月14日批准、2005年9月27日在成都正式成立,并召开第一届学术年会。原名球根花卉分会,2015年4月11日在江苏大丰召开的第十一届年会上正式改称球宿根花卉分会。
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所穆鼎研究员任第一、二届委员会(2005—2013)会长,北京农学院赵祥云教授任第三届委员会(2013—2017)会长,中国农业大学刘青林教授任第四、五届委员会(2017—2025)会长。第六届委员会(2025—2029)现有委员75人,其中副秘书长以上的常务委员19人。
宗旨:团结、组织全国相关领域的科技工作者,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遵守社会道德风尚。分会秉持团结协作、共同努力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坚持理论研究结合产业实际,为我国球宿根花卉的学术进步、产业发展、推广应用做出应有贡献。
组织活动:球宿根花卉分会开展的主要活动为中国园艺学会球宿根花卉分会学术年会(已举办19届),主要围绕百合、郁金香、朱顶红、石蒜、大丽花、鸢尾、萱草、观赏草、花境、花海、宿根花卉种质资源等开展学术交流和服务产业等活动。

主任委员:张永春

主任委员简介:张永春,男,博士,研究员,1972年生。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林木果树研究所所长。兼任全国花卉标准化委员会委员、上海市花卉协会秘书长、上海市园艺学会副理事长。长期从事球根花卉的科研和产业技术示范推广工作,带领团队重点聚焦彩色马蹄莲、朱顶红、石蒜、藏红花、百合、水仙、月季、蝴蝶兰等花卉的新种质创制、种球种苗规模化繁育、多功能利用与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领域,培育花卉新品种20多个,发表论文8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全国农牧渔业丰收科技成果一等奖(参加)和中国花卉博览会科技成果金奖等奖项。

秘书长:魏钰

秘书长简介:魏钰,女,1976年3月出生,博士,国家植物园(北园)副园长、正高级工程师,兼任中国园艺学会球宿根花卉分会秘书长。长期从事植物迁地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球宿根花卉植物种质资源收集、保护、研究与应用工作。主持及参与“高山亚高山百合科植物高效繁育和迁地栽培关键技术研究”、“北方几种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资源调查及迁地保护研究 ”、“野生花卉扩繁及园艺品质提升技术研究”、“大百合开花特性及繁殖技术研究”等研究项目。先后获得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三等奖、第十届中国花卉博览会科技成果类(新技术)银奖、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在专业期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出版《花境设计与应用大全》、《中国:二十一世纪园林之母》(第一、二卷)、《中国已灭绝植物与再发现》《国家植物园植物名录》等专著。参与《城市绿化和园林绿地用植物材料 球根花卉种球(CJ T 135-2001)》标准修订工作,负责多种球根花卉等级标准制定。

版权所有:中国园艺学会

电话:010-82109528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

邮箱:100081

备案号:京ICP备170184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