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风采,树楷模”全国学会优秀党员
奉献不言苦 追求无止境 开创黄瓜育种新篇章----记中国园艺学会优秀党员顾兴芳
顾兴芳同志,中国园艺学会黄瓜分会副理事长、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党委委员、二级研究员;农业部优秀共产党员、农业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中国农业科学院巾帼建功活动标兵、先进工作者,2017年她率领的团队获全国巾帼文明岗。自1988年起一直从事黄瓜遗传育种工作,2000年任蔬菜花卉研究所葫芦科蔬菜遗传育种研究室主任。现为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农业部杰出人才及创新团队“黄瓜优异基因挖掘与种质创新团队”负责人、中国农业科学院创新工程葫芦科蔬菜遗传育种团队首席科学家。 怀抱梦想,孜孜求学,誓当优秀育种人 顾兴芳生长在农村,那时的农业生产力水平很低,劳动强度很大,生活也比较艰苦,这一切在她幼小的心灵中已产生深刻的影响,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她毫不犹豫地写下了南京农学院(现南京农业大学),立志要用科学改变农村的落后状况。 1988年顾兴芳踏上了黄瓜育种的征程,期间在澳大利亚阿德雷德大学学习,1998年当她圆满完成学业时,怀着对祖国的无比热爱和一个共产党员要改变农业生产力的初心,她毅然回国,回到了她执着追求的黄瓜育种的工作岗位并很快担任了黄瓜遗传与育种组的课题组长,从此,顾兴芳同志与黄瓜结下了一辈子的情缘,在探索黄瓜遗传育种的科学实践中不断攀登。 身体力行,忘我工作,一腔热血洒田地 农业科学家常说“十年育一种”。一个蔬菜新品种的问世,往往需要数年辛苦又枯燥的田间工作,黄瓜生育周期短,一年之中从播种到收获可多达6次,工作量非常繁重。为了全身心地投入工作,1989年她毅然将出生才8个月的儿子送回山东老家,并从幼儿园开始全托直到高中毕业,至今作为母亲的她都深感内疚。由于住家和单位相距较远,为了节省路途时间,更多的用于科研,她毅然放弃家里宽敞的住宿条件,搬进单位集体宿舍过上了集体生活。 她30年如一日早出晚归,一年至少有大半年泡在试验田间。每年春秋两季授粉时间长达3个多月,“五一”、“十一”正值黄瓜开花授粉旺季和最佳时节,她都是在田间度过的。大棚温度高达40°C,患有高血压的她却还顶着烈日,伴着高温,汗流浃背地在坚持在几十亩试验田里进行人工授粉、选种、观察并记录生长情况。冬季温室大棚内外温差特别大,进去不久汗流浃背,出来却是冰天雪地。她就是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在温室、大棚和田间穿梭,忙完露地、忙大棚、接着又要忙温室,每年循环6个茬口。超负荷的工作使得她腰椎受损,并患上了严重的骨关节炎。医生多次建议她卧床休息,但她默默承受着病痛,坚守在科研第一线,生怕错过观察和记录黄瓜生长的任何环节。她说,我们农业科研人员就是要经常下到田间掌握第一手资料才能培育出适合生产和消费的黄瓜好品种。 2002年春天,尽管感觉膝盖疼的越来越厉害了,但正值黄瓜授粉高峰期间,为了不误实验、错过花期,膝盖肿的不能下蹲,她就跪在地上授粉。一直坚持十几天后膝盖肿的化脓,实在无法走路并伴有高烧,才被强行送到了人民医院。经过专家会诊,确诊为极严重的滑膜炎并已发展到肿瘤,需要马上手术。住院期间,她仍坚持撰写实验总结和计划,确保工作不受影响。她忘我的工作态度深深感染了大夫和护士们,经常开玩笑说她比中央领导还忙。 2015年冬天在海南南繁时,为了不耽误选种,她连续一周在大棚中查看苗情、选配组合,一站就是一整天,一天下来不知走了多少公里路,结果导致腰椎间盘突出急性发作,春节期间只能一直趴卧在床上。可是病情稍有缓解她就打着护腰忍着疼痛又坚持来工作了。她说只要我工作一天就要认真把工作做好,绝不马虎。 坚守使命,攻坚克难,开辟黄瓜新篇章 顾兴芳在坚守传统育种的同时,不忘吸收当今世界的先进育种理念和生物技术,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上做起了大文章。功夫不负有心人,她和她领导的团队在黄瓜分子标记辅助育种领域取得了引领性成果,构建了首张栽培黄瓜高密度遗传图谱,创建了国际领先的分子标记多基因聚合育种技术,极大地推动了我国黄瓜育种由常规到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重大变革。30年来她带领团队采用常规育种或与分子标记相结合,创制黄瓜新品种20多个,在全国27个省市累计推广面积达1000万亩,新增社会经济效益约100亿元。其中保护地密刺型新品种占辽宁、河北等设施黄瓜主产区总面积的50%以上,引领了中短瓜条密刺型黄瓜的高品质育种方向;中农106号、中农18号等新品种占广东、云南等7省区主栽品种的30%以上,实现了南菜 北运黄瓜主栽品种的更新换代;水果型黄瓜新品种已部分替代进口同类品种,抵御了国外品种的冲击。该团队获国家发明专利10件,新品种权4项,审定品种20多个,制定行业标准11项。发表论文150篇。其领衔完成的项目——黄瓜优质多抗分子标记技术研究及配套新品种选育,荣获了2014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和2015年度中华农业科技奖一等奖。 率先垂范,光明磊落,带出团队新风貌 对黄瓜育种工作那份真挚的热爱和踏踏实实做事的态度促使顾兴芳及其团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然而她从不居功自傲,她常说“科研成果的取得并不是我个人努力的结果,而是取决于领导的支持、课题组成员团结协作及国内外其他团队的帮助”,展现出了她低调谦逊的一贯作风和品格。 作为那个年代为数不多在大学就光荣入党的顾兴芳,始终不忘初心,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她认为,作为一个党员,就是要坚持和发扬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与革命气节,一定要树立和保持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操。要始终弘扬正能量,坚决反对以权谋私、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歪风邪气。她以身作则,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清正廉洁、恪尽职守,勇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敢于同不良思想和行为作斗争,受到广大党员和群众的赞誉。她积极支持并带头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参加捐款救灾、为贫困母亲献爱心等公益活动和各类文体活动并在各项活动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她强忍膝关节和腰颈椎疼痛,参加研究所羽毛球比赛,为研究室争得荣誉。这种率先垂范的精神,激励着团队的每一个成员,同时对全所职工产生了积极影响,增强了蔬菜花卉所职工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她非常注重团队建设及人才培养,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经验和方法言传身教给团队年轻人,为他们排忧解难,帮助他们快速成长,提高解决各类问题的能力和水平。近年来,团队培育出了一批出色的科研和育种人才,至今已培养了26名博士、硕士研究生。其中2人获得国家奖学金、2人获得高水平论文奖、2人获得优秀毕业生奖、4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在承担繁重科研任务的情况下,团队仍派遣青年学者出国学习和培训。在她的凝聚下,团队成员相互协作、加强交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有着轻松和谐、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该团队于2017年获得全国妇联颁发的全国巾帼文明岗荣誉称号。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而今迈步从头越 总书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嘱托始终在耳边回响…… 顾兴芳实现了一个农业科研工作者不仅将一篇篇论文自豪地书写在国内外一流刊物上,更是将一篇篇重量级的论文写在了农民的大地上、消费者的餐桌上,在点点滴滴履行着一个育种家为人们的美好生活贡献自己力量的承诺!她用为科研奋不顾身的精神展现了新时代党员的精神风貌;她用自己的行为谱写着新时期优秀共产党员的赞歌。如今,顾兴芳及其团队牢记嘱托,不忘初心,正以奉献不言苦,追求无止境的态度和热情,开启新的奋斗征程,不断攀登黄瓜育种新高峰! 奋斗永远在路上……
中国园艺学会 2018年4月30日